周裕国是一位十分执着和勤奋的画家,多年来他把自己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对山水画的探索之中,更准确地说就是集中在四川的西部高原这一片壮美、奇伟的神山圣水的描绘之中,这里有连绵不绝的雪山、广袤的草地、原始的森林和清澈的河流,自然风光美不胜收,气象万千。这里的山山水水,这里的春夏秋冬,这里的朝晖夕阳为他提供了无穷的创作源泉和创作灵感,当然也有摆在他面前的一个个创作中无法回避的难题。
四川乃古蜀地,自古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其难在何处,难在多高山峻岭,难在多激流险滩。许多人限于脚力不能远涉,难以登高而无法与之“相看两不厌”,自然也很少录之于文章,赋之于丹青,但这恰好为后来的我们留下了一片崭新的天地,可任其自由驰骋。多年以来周裕国数十次地行走在这一片原野之上,用赤诚的情怀和虔诚的态度面对着这蓝天白云和蓝天白云映衬下的雪山、草原、森林、河流……
周裕国笔下的山水画,得益于这一片神奇的土地。他的画构图饱满,苍莽浑厚,其气象壮阔,云烟飞流令山势欲动。尤其是画面中巍巍峨峨的一座座雪山借着流动的云霞,一瞬间地就横亘在观者的眼前,动人心魄。前人观高原雪山大都只能遥望,只能是“窗含西岭千秋雪”似的遥望,而窗中的雪山是单薄的平面的,这种感受落到笔下自然也是单薄的平面的,所以前人所画雪山大都是以留出一块白了事,取其意而已矣。因此周裕国画雪山没有传统技法作参照,只能直取自然之法。通过长期的悉心观察,大量的写生,借助西画中的用光手法,在创作中注重主观与客观之间的统一关系,通过中国画传统的笔墨,形神兼备地将高原雪山在日出日落下的瑰丽景色和圣洁庄严的气象表现了出来,在他的作品中,巧妙地运用了以动写静,以黑写白的手法。动与静、黑与白在画面中相得益彰。在对雪山形态的描绘中,周裕国用自己独有的中锋、侧锋、散锋等笔法将雪山山体的起伏,沟壑的错落与皑皑白雪很好地凸显出来,又将高原上特有的强烈的光影对比、强烈的黑白对比、强烈的体积对比一一表现出来,同时又借助富于动感的云彩与飞瀑流泉将雪山置于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画面之中,使观者有身临其境,身心幻化其中的感受,这种感受能使人产生一种想与自然亲近和交流的情绪。
从近几年的作品来看,周裕国的绘画也在不停地游移于传统和现代之间,并在笔墨与光影色彩之中找寻到一个和谐的交汇点,使画面中前后上下之间的关系,雪山、草地、森林、河流之间的关系更加协调有致,使画面丰富而不冷峻,灵动而不眩耀,并逐渐形成了一种前人没有的描绘高原雪山的方式,虽然可能前方的路还会很遥远,但毫无疑问地是:周裕国以他的感悟和勤奋为我们高原雪山的绘画方式带来了一个极其出色的开端,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技法,是一个具有开创性的画家。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5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